625 Views
Read Time:18 Second
享受理想的實踐(社造者,創業者)
想法分享的平台(在地者,消費者)
縮短階級
兩個多月了
果然有很多居民來享想聊天
也有臺北大學學生來做採訪報告
每個到享想聊到的人都會問
享想到底是什麼樣的店呀?
一開始取這名字就是希望在這上班、居住、上課的人
想想(諧音)自己要什麼樣的社區環境
很有趣的是
多數人都沒想想自己要什麼樣的社區環境
而是擔心我的租金高
長期撐不住
算是鄰居的一種關心
也是反應房價吧
其實我是啟動者而已
不會期望中樂透
因為硬體是死的
人力資源是最豐富的
也有人說我錢太多
租一個空間做社區營造是瘋了
總之這裡的商圈租金DOWN不下來
如果房東願意集體降租
我相信會有更多店家進駐
一起努力提升環境
讓商圈更熱鬧
但這道理有多少房東懂呢
今年開始有里長辦公處進駐
資源不一樣
社區營造結果一定也不一樣
人家說只要你敢想
自然就會有人幫你
正面思考真的沒錯
何況我們是結合公益跟夢想在做
對得起自己
夢想別人不一定幫你
但是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這道理有多少人懂呢
台灣人是善良的
目前有各行各業的人想圓夢
想幫助人生活更好
人說天賦熱情能力一致用到極限時就是人生極緻
學校社團協會里長志工
社區兒童理財手作美術
小農地方媒體健康促進
身心靈咖啡烘培社工老師
這是什麼樣的聯盟呢
會有什麼樣的相乘效應呢
2015讓我們繼續看下去